282019-03
3月26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在听取省属国有企业生产运营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滕佳材出席并讲话。刘宁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企业布局结构,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落实“六个稳”的要求,加大支持扶持力度,确保今年国家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稳定和扩大就业、优化营商环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落地见效。刘宁强调,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是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关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82019-03
为摸清我省林木种质资源家底,提高珍稀濒危树种保护和利用。我省自2018年启动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行动以来,已完成西宁、海东、海南、海北等4市州22个县林木种质资源的全面调查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省林业和草原局自2017年开展工作以来,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筹措项目资金,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经验,加强与科研院所沟通协调,开展了方案制定、规程起草等工作。普查工作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创新方法、分类普查”的原则,采取线路普查、样地普查以及访问普查等方法,重点对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栽培树种(品种)林木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树木园、物种园(品种园)的种质资源,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及优良林分等进行调查。通过两年普查,基本摸清了我省4个地区林木种质资源家底,查清了栽培树种、野生木本植物、引进树种、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名···
282019-03
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等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在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启动一项当地最大的水循环过程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以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地区为研究对象,项目截至2021年12月。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里属低温、干旱、少雨、风大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此次项目启动,将科学解释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等多类型水的转化规律,探索稀缺条件下不同类型水资源的测算与评估方法,实现地表、地下及可用水资源量的精准评价。同时研究水循环改变驱动下绿洲植被演变过程,模拟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估算各类生态景观的耗水量,确定生态需水标准,分析生态节水潜力,提出生态用水调控技术。此外,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还将研发适宜于农林牧精量灌溉的节水技术,依据盐湖化工、石油化工、有色···
282019-03
3月27日,来自省医疗保障局的消息,省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把降低药价虚高作为保障群众医疗需求、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重要突破口,探索药品集中采购新模式,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多年来,鉴于我省人口相对较少、药品用药量少,市场占有量小、配送半径大、配送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采购优势的实际,去年以来,我省积极尝试与山西、甘肃等14个省区组成省际采购联盟,共同开展进口抗癌药品专项采购工作,共议价成功47个产品,平均降幅达11.3%,其中抗癌药品“格列卫”由原来的每盒12600元下降到现在的9998元,每盒降价2602元,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目前,全省患者均可享受这一改革政策的红利。今年以来,省医疗保障局及时将国家谈判药品和抗癌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将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挤压药品虚高水分。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
272019-03
3月22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将分别达到393.84万人、42.87万人、70万人。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今年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是,强化兜底保障功能,深化制度改革,防控基金风险,切实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新退休人员按新办法计发待遇。二是落实社保费率降低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政府部署,近期将制定出台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具体方案,各地要统筹做好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和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实施工作。要严格落实省政府···
272019-03
记者从省生态办了解到,2018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共完成投资9.2亿元。今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共投资9亿元,集中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为“中华水塔”生态安全强基固本。这9亿元主要用于黑土滩治理、草原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荒漠化治理、人工造林、湿地保护、林木种苗建设、人工增雨以及科技示范与推广、宣传教育和科技培训等项目。今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二期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之年,是如期完成二期规划极为关键的一年,建设任务艰巨。省生态办按照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深入开展“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收好官、开好局”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三江源工程建设实施步伐,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将加大科技投入,针对三江源重点工程领域的关键环节,加大科研课题研究的工作和落实力度,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成果推广上下功夫、见成效。加强与国内外科研···